首页 > 中加关系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驻加纳大使卢坤在加纳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2-08-29 18:49

8月27日-29日,驻加纳大使卢坤在加纳通讯社、加纳广播公司、《时报》《商务金融时报》《商业24报》、加纳新闻网、加纳商务新闻网、共和国在线网、投资在线网等加纳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加快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宣介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和中非务实合作成果。全文如下:

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达喀尔成功举办。会议通过了《达喀尔宣言》等四项成果文件,习近平主席宣布启动中国对非合作“九项工程”。会议结束以来,虽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非双方保持定力,精诚团结,聚焦合作,会议成果落实进度良好,为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8月18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以视频方式成功举行,达成三点重要共识:一是中非都致力于加快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二是中非都致力于壮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三是中非都致力于不断擦亮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金字招牌”。

一、中非传统友谊深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方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中非自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时便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非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达喀尔宣言》中,非洲国家欢迎并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成为首个支持该倡议的大洲。去年5月,中国同非洲共同发起“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将资源用于非洲最急需的领域,推动国际社会凝聚共识,为支持非洲发展形成更有效合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将继续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非洲做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的伙伴,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自己的路,坚定支持非洲各国联合自强。中方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支持乌干达办好新一届“不结盟运动”高级别会议,愿同非方一道,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捍卫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二、对非援助真诚坦荡

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帮互助。中国在对非合作中始终践行“四个坚持”和“五不”原则。即: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五不”原则是: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

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其中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占比44.65%,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2000年至2020年,建成的公路铁路超过13000公里,建设了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170多所学校,为非洲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16万余名,打造了非盟会议中心等一系列中非合作“金字招牌”。

中国共向非洲48国派遣医疗队员2.3万人次,诊治非洲患者约2.3亿人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17个非洲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或医疗队,向非洲27国提供1.89亿剂新冠疫苗,在非洲本地化合作生产疫苗年产能达到约4亿剂。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已结构封顶,将于2023年初竣工。

今年以来,中国向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7月8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中国政府决定今年年内向17个有需要的非洲国家提供一批新的粮食援助,同时鼓励更多企业投资非洲农业生产和加工,帮助非洲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三、中非合作推动非洲经济增长

中国连续13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1年中非贸易额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创历史新高。其中自非洲进口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7%。2022年1-6月,中非贸易额13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商品706亿美元,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1.7亿美元。近五年来,中国自非洲农产品进口年均增速达11.4%,中非服务贸易每年为非洲创造近40万个就业岗位。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非投资超过430亿美元,遍及公路、电力、通讯、港口等项目。中国投资带来机遇、资金和就业,极大增强了非洲自主发展能力,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从不追求对非贸易顺差,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自非洲进口。中国对非洲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97%税目输华产品实施零关税待遇,加快推进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力争未来3年从非洲进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今年以来,中方已同非洲12国就98%输华产品零关税签署换文,中国将免除非洲17国截至2021年年底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23笔。中方将继续通过融资、投资、援助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非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持续扩大自非进口,支持非洲农业、制造业发展壮大,拓展数字经济、卫生健康、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合作。

中国欢迎国际社会继续关心和支持非洲,愿意在非洲兄弟同意的前提下,在非洲开展三方或多方合作。非洲需要的是平和、友善的合作环境,不是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非洲欢迎的是造福百姓的互利合作,不是地缘争夺的大国博弈。

四、对非投融资助力非洲自强

中国始终坚持尊重非洲人民意愿,立足非洲实际需要,对非投融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性领域。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铁路超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还有数不清的大型电力设施、医院、学校等。中国对非投融资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就业增加和民生改善,给非洲人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是对非融资合作的后来者。中非融资合作为非洲摆脱发展资金不足瓶颈提供了新的选择。根据2022年世界银行统计,在当前非洲整体外债中,多边金融机构债务占28.8%,商业债权人债务占41.8%,两者所持债务占70%多。因此,多边金融机构和西方私人债权人才是非洲最大债主。中国在非整体外债占比仅为17%。炒作中国是非洲的主要债权方,显然是夸大其词。中国对非贷款多是生产性、可持续的“好债”,而非消费性、不可持续的“坏债”。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实则是“贫困陷阱”,是西方国家为阻挠非洲发展而编造的虚假信息,目的是干扰非洲国家独立自主选择发展伙伴,阻挠非洲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自立自强,使非洲永远陷入“不发展陷阱”,成为廉价资源的供给地。

中国对非投融资合作始终坚持平等、公开、透明原则,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国内法律程序。中国从未在贷款协议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未强制任何非洲国家贷款,从未对任何非洲国家逼债。没有一个非洲国家因为开展对华融资合作被迫将港口、矿山等战略性资源抵押给中国,更没有哪个非洲国家因为仅同中国开展投融资合作而陷入债务困难。

中国真心实意帮助非洲解决债务问题。中国已全面落实G20缓债倡议,是G20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同19个非洲国家签署缓债协议或达成缓债共识。中方正稳步落实达喀尔会议所做承诺,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授信额度已落实超过30亿美元,向非洲重点项目贷款近25亿美元;中方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已安排超过20亿美元。中国已准备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两个信托渠道向非洲转借1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并推动IMF将中方资金定向用于非洲方向。

五、中国支持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对非合作秉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绝不以牺牲非洲自然生态环境和长期利益为代价。中非积极拓展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等合作。历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均出台生态环保领域合作规划和行动举措并得到切实落实。双方扩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合作,成功举办“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研修班。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非法捕捞、非法采金和非法伐木。中国企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六、中加传统友谊深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中国是加纳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始终位居非洲前列。2021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9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国在加直接投资增量达5727万美元。迄今为止,中企完成特马新集装箱码头一期、西部走廊天然气基础设施开发、布维水电站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重点项目,为加纳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中方援建的詹姆斯敦渔港、霍城医科大学二期、职业大中专升级改造、外交部配楼等项目均在有序推进。中加一揽子合作项目中,塔马利立交桥、阿散蒂和西部省支线公路升级项目已竣工;苏亚尼城市道路已完成63%,塔克拉底立交桥完成35%,其他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今年也是非盟成立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非双方应当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加快走共同发展、共同振兴之路,真正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